鍋爐停爐時間較長,司爐人員將鍋爐及鍋爐房大清掃,用橡膠軟管接自來水對鍋爐內(nèi)外包括爐膛煙道進行沖洗,然后使其自然晾干,致使鍋爐本體(外包裝,密封不嚴)的耐火層、保溫層、拱、爐墻等潮濕,帶有大量的水分。由于鍋爐房門窗大部分時間都是關(guān)閉的,通風不暢,鍋爐本體長期處于潮濕狀態(tài),受熱面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形成水膜,水膜中的氧氣和鐵起化學反應(yīng)生成鐵銹,使鍋爐遭受腐蝕,被煙灰包住的部分由于潮濕、水分含量大及煙灰中少量的硫等有害雜質(zhì)的存在更加快了腐蝕的速度。被腐蝕的鍋爐重新投入運行后,鐵銹在高溫下又會加劇腐蝕的深度、擴大腐蝕面積,氧化產(chǎn)物不斷剝落,壁厚不斷減薄,直到腐蝕穿孔。